本報訊(記者 劉歡)周末,北京市體育局相關負責人在做客首都之窗北京市政風行風熱線“走進直播間”節目時透露,截至目前,全市符合體育場地設施開放條件的學校中真正對外開放的達六成多,校園安全、傷害事故等成為一些校長拒絕開放的重要原因。
  本市2011年頒佈的《北京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》中,將學校體育場地作為向市民開放的重要鍛煉場所,並計劃2015年開放率達70%。據統計,本市學校內的體育設施基本占到全市所有體育設施的六成以上,對廣大公眾來說是一塊巨大的體育鍛煉資源。截至目前,全市符合體育場地設施開放條件的學校有1029所,實際開放的是653所,占61.7%。開放的形式主要有:常年開放;利用雙休日、節假日和寒暑假開放;對有組織的團體開放,即轄區內的單位、社區提供運動會服務等。
  在校園體育設施開放的進程中,仍存在一些棘手的問題。“我認為第一個就是傷害事故。”北京市體育局群眾體育處處長顏納新介紹,儘管公眾責任保險由政府買單,但在開放期間一旦出了傷害事故,可能還會有一些糾纏不清的問題,這讓校長們處理起來很棘手;也有的校長認為學校場地設施沒有義務向公眾提供社會服務;還有治安問題的顧慮,比如在學校體育設施開放期間出現打架、破壞公物等現象;資金問題也不能不考慮,包括物耗的費用、人員的開支等。另外,個別地區出現的校園安全問題,以及一些流行性傳染病等,都是制約開放工作有效推進的重要因素。
  顏納新對那些現在仍未開放體育設施的學校校長表示非常理解,主要是其中一些學校的體育場地設施和教學區在一起,沒有單獨形成一個通道,開放起來確有困難。
  相比之下,國外在這些公共資源的使用上就有統籌考慮。市體育局副局長李麗莉透露,現在本市也在學習國外的經驗,比如很多新建的學校和新建小區,其場地設施建設都是公用的,和教學區分開。學校體育場地設施開放是不能脫離市情和學校實際的,要在有可能、有條件的情況下推動,同時還要保證學校的正常體育教學、校園安全和學生的健康。
  據悉,為推動學校開放體育場地設施,北京市政府每年投入500萬元體彩公益金,對向社會開放的先進學校給予獎勵。  (原標題:學校體育場六成對市民開放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hzfndaerwwjt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